Search

「誰是被害者」!?你確定你不是加害者嗎?

今天下午帶孩子在公園,我鋪了野餐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誰是被害者」!?你確定你不是加害者嗎?

今天下午帶孩子在公園,我鋪了野餐墊讓孩子盡情玩耍,昨晚追「誰是被害者」追到五點,我先生說再也不能這樣,因為孩子九點就醒了。
我說不會,很少有劇可以讓我們這樣。

雖然自己知道劇本,但整個戲看完依然讓我內心有很多感觸,原本想在公園沉澱一下寫一篇文,但發生一點事,然後即看到這篇文。

我坐在野餐墊上,看到一個人走過來嘴巴念念有詞,我知道那是一個有情緒問題的人,我注意但沒有在意,我的沒有刻意在意是尊重,我把他們當所有人一樣,只是他們過得比較辛苦。

我把小孩洗過手的髒水倒在樹根旁邊,他走過來大聲罵我,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必須要先保護自己,我大吼回去,眼睛直直的看著他的眼睛,他一邊看著我一邊繼續碎念離開。

有一個媽媽跑過來跟我說,你不要在意,那個人有問題。
「我知道,我當然不會在意,我知道他們過得很辛苦。」我跟她點點頭謝謝關心我,然後繼續滑手機,我就看到這篇文。

我想,我應該說出我的感受。

公眾人物在表達自己跟大眾不一樣的感受時,總是要很小心,再怎樣的人都還是不喜歡被罵,因為這樣,所以我也常想到別人被罵的心情,其實我們跟惡的距離有時候相當相當的近。

看完「誰是被害者」我這樣子的感受更是強烈。

我們活在一個充滿的評價評論評語評斷的世界,一方面罵人可以賺錢,再來不控制情緒的發言,是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,畢竟現實生活裡面我們是小心的。

這兩者加起來,我們習慣把目光停留在表面。

表面是簡單的,一刀下去一分為二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對就是錯,不用思考不用感受很輕鬆,就像看到蚊子就打看到蟑螂就殺一樣,很爽。

但是,看穿表面才可以得到真相,而真相通常不會只有一個面向。

世上其實沒有真相,每個人真相都有他背後的故事與延續。

當我們站在「他殺了人」這一個站,往後一站是他讓很多人痛苦萬分,那往前一站呢?他為什麼走到這一步?沒有人生下來立志傷害他人的,那他經歷了什麼讓他去傷害別人?我們旁邊的人有沒有什麼責任是我們沒有盡到的?

「誰是被害者」裡,殺人犯的老婆說:「別人只記得他是一個殺人犯,但我看到他的悔恨自責,他的善良,這是我先生的故事請妳要好好寫。」我想到這一段我就覺得很心痛,但也充滿愛。

愛是我看到你的美好,即使只是春光乍現。

愛是試著理解,試著設身處地,試著同理。愛裡面沒有不是白就是黑。

其實我們活在一個非常危險的世界,我們的危險在於我們所展現出來的,都在引導我們的生命型態與走向與價值,但是我們卻不知道。

你說出來的每一句話「都是你的人生。」

無任你是站在那一個面向看這件事,當你看到這篇文章我覺得都可以試著稍微停頓思考一下。

之後,我在心裡默默祝福著「那一個碎碎念的人」,辛苦了,你家人也辛苦了,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慢慢建立一個機制來幫助你們,這是一個國家應該做的應該學習的事,這是一個民主國家的展現。

然後,希望我們都不要成為加害者。



#我們與惡的距離 其實沒那麼遠
#誰是被害者 希望我們不是加害者
#丁寧Ding Ning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◆演員‧作家‧母親‧瑜珈老師◆ 【療禦瑜珈‧關係瑜珈 .女人迷專欄 .媽?
View all posts